奔驰精灵smart怎么样(从精灵到硬汉,smart为啥要换人设,能成吗?)
文 | 李皙寅
编辑 | 赵成
smart凭借车小、好看坐实了“最小的奔驰车”的印象,虽然是小车,却是一款能溢价的大玩具,而不是只拼性价比的买菜车。
它想变,不再只是做特型演员,而希望逐渐走向更大众的市场。这不,车身尺寸越来越大,风格也在变。
为什么会这样?消费者会买单吗?
01 为啥变了模样?
七月盛夏,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出现了一个快闪展台,主打科技感的舞台,搭配了一辆户外风的汽车,对开门、无B柱、磨砂灰黑色,防撞踏板、隐藏绞盘、车顶射灯,产品经理指着行李架告诉我,设计灵感源自瑞士军刀。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答案,谁能想到这是主打线条圆润、色彩丰富、造型小巧的smart汽车呢?过去几年间,smart在造车上的变化越来越大,走得越来越远,这是为什么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从smart从哪里来讲起。smart源自钟表公司斯沃琪前任掌门人尼古拉斯·海耶克的一场妙思,作为爱生活的老顽童,他想造一款年轻化、色彩丰富有性格、主打环保的小车,就和他的手表品牌一样。谈来谈去,他和戴姆勒奔驰对上了眼,并成立了合资公司。产品推出后,因为车小好看、辨识度高,颇受欧洲市场的欢迎。这一故事,曾长期是商学院教材的经典案例。
smart进入中国挺早,曾和奔驰共用展台,还曾经和爱马仕一起做联名,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坐实了“最小奔驰”的概念。只可惜,smart由于电动化进程太慢、长期进口销量,使得错过了中国电动化市场早期最肥美的部分。
图源:IC
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对于企业来说,股东对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同样十分深刻。smart的股权也曾多次变化,先是斯沃琪退出持股,戴姆勒管理,再到2020年,吉利和戴姆勒成立了合资公司,各自持股50%。
早在2006年,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就对smart产生了兴趣,曾向梅赛德斯-奔驰股份“提亲”,后者开出的聘礼要求实在过于苛刻,直到2018年,李书福购得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彼时奔驰母公司最大股东。
在品牌形象转换背后,是smart整个品牌乃至公司的深层次转换,如今作为戴姆勒集团与吉利控股的合资公司,它在试图逐渐剥离“最小奔驰”的传统印象,试图去做更多元的车型,去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02 能成功吗?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外合资汽车品牌并不少见,但smart却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往常常是外方提供技术和品牌,中方提供市场,通过拿来主义的精神,将成熟车型导入中国市场。相比之下,smart的合资公司分工更新颖,各有技术在手,吉利提供底层技术和强大的供应链,奔驰提供品牌和设计能力。
比如,在smart车型上,能看到很多奔驰的元素,智能氛围灯、中控台、涡轮式空调出风口,在这些小细节上,设计语言和奔驰一脉相承。吉利不但有成熟的造车经验,更有庞大的集中采购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包含S.E.A在内的多款架构,这不但能降低制造生产成本,提高新车上市速度,还能显著提高车辆智能化水平的天花板。
优势和劣势,会互相转化。对于smart来说,两个强大的股东方,用好了,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不好,面对这两边的强势股东,就会两头不顾,协调成本急剧增加。最终只能沦为一个平庸的品牌。
这或许是smart不断变化的最主要动因。此外,中国汽车消费者天生热爱大车、大尺寸,小车可以热销,但都主打一个薄利多销,在这一背景下,坚持做小车,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更重要的是,smart明显不是一个偏向于防守型的企业,无论是戴姆勒、吉利,还是现有的管理层,扩张和发育才是他们的目标。
图源:IC
这不,2023年7月,天齐锂业以1.5亿美元,领投了smart的A轮融资。天齐锂业表示,合作不止于财务投资层面,试图运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的协同效能。
从这个维度来看,smart从一开始就没有自我设定为单纯卖车的品牌公司,而是试图成为中欧两个巨头孵化的新造车实体。
那从这维度来看,打破小车固有概念,去抢占更为成熟和广阔的大车市场,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成果如何呢?
通过和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的访谈,我们得知,smart试图打破“看得见”的消费者印象,打造一种“精致、聪慧”的品牌格调,让消费者想到smart,就能从看得见的实体转向看不见的格调。
思路很好,只是困难不少,销量基盘不振、兄弟品牌同室操戈,加上新玩法是否会稀释品牌,消费者如何买单,如此种种都对这家知名的企业发展,带来着不小的挑战。
试举三个例子。
其一,仅从吉利系来看,smart精灵#3、沃尔沃EX30、极氪X,定位都是20万元级的精致纯电小车,三家均出自吉利系的浩瀚纯电架构,在底层竞争力相近的基础上,如何能够做出自己的差异化,避免同室操戈,让消费者买单,增加了难度。
其二,当smart涉猎各色车型,那么如何重新打造一套视觉识别语言,让消费者还能够远远地一眼看出来自己的特色,就成为新的难度。
其三,国际化差异巨大,做全球车型更难。佟湘北向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意大利、法国买smart的消费者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而中国用户更年轻,在30岁左右。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买车的诉求、用车的场景,乃至得到车辆销售信息的渠道都十分迥异,如何在各个市场做到协调,并没有外界此前所想——借助奔驰渠道,那么简单。
图源:IC
自更新以来,一路上smart挑战不小,最开始是产能爬坡,中途又曾遭遇过国家补贴退坡,如今则面临着产品周期迭代节奏的挑战。
不同于其他从零开始的汽车品牌,摆在smart及其管理层眼前,挑战挺多,比如如何扩展消费者的固有印象,不丢失新客户,还能引流新人;比如如何借助股东两方优势,又能坚持自我,避免中庸和不必要的妥协;更重要的是,在已经习惯于卖车亏钱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如何做大规模,又避免过度的成本投入及补贴损耗……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6月销量数据显示,smart精灵#1销量为3046辆;smart精灵#3销量为1397,本年累计销量达6027辆。1-6月,smart累计销量达19742辆。这个销量数据难言靓眼。
综上来看,smart的产品和品牌革新挑战极大,所作所为实属必然,能否闯关成功,只有看一款又一款的新车给出答案。只不过,电动汽车的淘汰赛早就枪响,窗口期正在缩短。
责编:赵成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