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你还会在校园里买书吗)
潮新闻 记者 朱平 实习生 牟书瑶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校园实体书店。
在阅读习惯、购买习惯都发生改变的当下,校园书店如何成为指引学生探寻真理的微光?有风君近日走访了省内多家校园实体书店,与多位相关领域负责人员深入交流,看到了校园“书店 ”的多种可能性。
01
浙大再添“网红”书店
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中西书屋,休闲区早已座无虚席,挤满了自习和阅读的读者。这家刚刚开业没多久的校园书店,已经成为浙大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在校学生和周边市民的光顾。
5月9日,由浙江大学中西书院与大众书局合作开办的校园书店“中西书屋·大众书局”在浙大成均苑正式启幕,成为浙大文化新地标。
中西书屋外景。有风君 摄
“中西”二字,蕴含着“学究中西,思通今古”的愿景,这也体现在书店的图书选品中。书店现有在架图书3万册,图书分类极为详细,例如“中西交流”“海外汉学”“甲骨文丛书”,涵盖文学、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门类,人文社科各领域图书应有尽有。
中西书屋里,布满了浙大元素。大门两侧挂着一副木质对联,出自浙大校歌“惟学无际,际于天地”一句。直抵屋顶的书架,展示着80位浙大名师们的奋进故事。书架一旁,还设有浙大文创专区……
“书特别多,而且从门口的校歌歌词到书店随处可见的‘书缘’作家笔迹,让我觉得特别有读书的氛围。”这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本科生叶同学对中西书屋的第一印象,她也期待书店能够举办更多围绕书的对话活动,面向师生也面向校外公众,让一方书屋能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纯粹和丰厚。
作为校园文化的补充,校园书店在省内各高校并不罕见。浙江财经大学的时光无眠书店,集书店、二手书交易、自营活动等业态于一体,打造24小时文化综合体;浙江工业大学的晓风书屋,装修设计上颜艺俱佳,图书选品及活动设置彰显校园独特的人文气息;杭州师范大学的Little Tree书店位于学校图书馆一楼,店名寓意是在校园里种下了一棵“树”,播撒阅读的种子……
中西书屋的文创专区。有风君 摄
02
校园书店先“养活”自己
近年来,线下书店纷纷遭遇困境,高校书店也不能独善其身。
受到网络购书和电子阅读的冲击,以及不断上涨的房租与人工成本,不少校园书店面临“退学”的境遇——浙江科技学院的晓风书屋因续租原因撤场,浙江理工大学的浙理时光·新华书店因盈利问题关闭,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省新华书店合作运营的“颜品·998”书吧,被改为图书馆自营咖啡吧……
“校园书店为师生创造了这么好的土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先让它活下去。”为了让中西书屋在校园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敦和讲席教授刘东做了一些尝试——第一步,便是打造以学术为导向的专业书店。
当中西书屋还只是刘东脑海中的一个构想,“学术性”就已经是它的标志。
中西书屋内景。有风君 摄
如今,在书屋内,刘东专门打造了一个讲演厅,用于开展学术活动和剧场展映活动,闲暇时,还是面向大众开放的诚信书店和24小时自习空间。刘东还邀请了十二位读书导师,与师生共同开展经典研读和学术探讨,其中包括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敦和讲席教授等知名学者。
“校园书店是一个公益事业,是为整个学校的教育服务,而不仅仅以创收为目的,我们希望未来能够为校园培养一批读书的种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刘东的初心。
距中西书屋不到300米处,记者见到了另一家校园网红书店——晓风书屋。作为杭州老牌书店,从2006年开始,晓风书屋开始布局高校书店,至今已经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了8家分店,光是浙大紫金港校区就有3家。
“校园书店是晓风各类型书店中最微利的分店,书店这些年依靠日常经营很难做到真正盈利。”晓风书屋创始人朱钰芳坦言。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内的晓风书屋。图源 浙江大学公众号
对从业三十余年的朱钰芳而言,在实体书店日渐式微的当下,开校园书店更是一种情怀。为了“养活”书店,她开始探索实体书店模式的另一种可能,“我们在校园书店的销售比重中做了调整,除了书以外,文创产品、咖啡茶饮及校园礼品,也都是书店经营不可缺少的,但核心不变的是有好书。”朱钰芳表示,校园书店只有做好IP,融合好多元经营方式,读者和学校多方爱护支持,才能不断焕发活力与生机。
03
打造校园精神地标
在高校开设一家实体书店,并不是书店经营团队的独角戏,而是高校与书店的双向奔赴,离不开高校的资源支持和文化润养。
宁波诺丁汉大学后勤事务中心总经理助理魏超认为,校方对书店经营中具体困难的支持与帮助,对书店发展很重要。2023年9月,宁波诺丁汉引入校内民营书店“慢渡时光·小石光”,由后勤事务中心直接管理。开业后校方发现书店书籍销售盈利较为有限,便开始补强和提升书店文化建设,一边与新华书店、宁波图书馆交流探讨,寻求专业力量支持校内书店发展,另一方面优化书店内部布局和陈设打造,突出和展现文化氛围,此外还根据本校特色,加大进口外文书籍的引进比例和质量,提升外文书的销售,形成自身风格。
“学校给了书店很大一部分房租价格优惠,同时也支持书店办一些的活动。”时光书店负责人赵锦飞表示,因为有了学校的支持,书店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书店举行《月亮与六便士》读书会分享会。浙财时光无眠书店 供图
2019年,时光书店在浙江财经大学开设了第一家24小时书店——浙财时光无眠书店,“因为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都有门禁时间,但是很多学生有延长学习时间的需求,所以我们打造了24小时书店,为学生创造学习场景。”赵锦飞说,“我们希望书店可以和高校图书馆形成互补,为在校学生打造一个文化综合体”。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赵锦飞认为,马斯洛需求理论同样可以解释校园书店在大学存在的意义。首先,满足学生吃喝玩乐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怡情悦性的空间,打造文化消费场景,从而为书店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这是书店“活下来”的根本。然后,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赋能文化综合体的运作,让学生在书店收获精神的成长,这也是校园书店的愿景。
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让书店成为学校教学、学生智慧成长的一部分,这也是刘东对校园书店的期待。“做出一个还不错的学问和一个伟大的学问,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受教育者在早年受到的通识教育程度。学生求学时期接受的通识教育越好,他们自我的概念就越丰富,最后做出的学问也越漂亮。”刘东表示,他希望学生们以读书为乐,能在校园书店里感受人类知识的广阔维度,在知识的融通中得到淬炼和提升,如“金之在熔”。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