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建设优势

(一)历史底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成立于1964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首任院、所长梁伯强、谢志光教授分别为新中国放射学与病理学奠基人。中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三甲,在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龙头作用。




(二)区位优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地处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为粤港澳大湾区政治、经济与文化核心地带,人口密度大,区域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对外辐射能力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已由区域经济合作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时代为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国家肿瘤防治的排头兵,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的要求,围绕“建成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为目标,努力创建立足广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肿瘤防控的创新驱动能力,并带动提升华南地区特别是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三)发展历程

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癌症中心之一,现已发展成为集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一体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肿瘤学医教研防基地。同时也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中心的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为全国领先,在2018年度Nature Index自然指数榜单中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七、中国癌症专科医院第一,在2018年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三,在2017年《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二。




(四)医疗服务

服务体量:中心现实际开放病床数1488张,设有35个业务科室,8个职能处室,2个研究科室。2018年门、急诊量104万余人次,年入院约11.87万人次,近三年门急诊量、住院量平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中心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放射治疗中心,服务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近五年来中心共开展医疗新项目、新技术达85项,其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例数在全国肿瘤专科医院中排名第一。


重点专科:中心获批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项(肿瘤学,胸外科);获批建设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9项。成功入选国家卫计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


学科特色:在肿瘤专科声誉度上,中心一直稳居全国前三。搭建了金字塔型的专科病种布局,包括达国际领先水平的强势病种:鼻咽癌、大肠癌、肝癌(其中鼻咽癌诊治水平及5年生存率达80%以上,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达70%以上);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优势病种:淋巴瘤、食管癌、前列腺癌、胶质瘤、宫颈癌、肺癌、胃癌;还有特色病种:胰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白血病、乳腺癌。




(五)人才体系

中心现有员工252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17名,博士生导师127名;拥有两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高端人才11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现有52人次担任临床肿瘤、肿瘤化疗、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等多个病种的国家/省级学术协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办-35位35岁以下最具潜力肿瘤医生评选中,我中心入选人数为全国最多,同时荣获唯一的“杰青摇篮奖”。




(六)科研实力

在研究成果方面,以第一单位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著186篇,其中包括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主刊、Lancet主刊、JAMA主刊、Nature Genetics、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Lancet Oncolog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等国际权威医学杂志。鼻咽癌、结直肠癌、肝癌等常见癌种的重大临床研究成果被国际诊疗指南采纳46项,其中2016年被美国国立癌症网络(NCCN)临床诊治指南采纳的15项中国大陆研究成果中,8项来自于本医院。2013年以来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此外,中心主办的肿瘤学学术期刊《CC》连续第五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在国内 SCI收录的肿瘤学期刊中位居前两位。


在平台建设方面,本院已建成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学、胸外科)等,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




(七)社会责任

中心一直高度重视开展肿瘤防控工作,承担了大量肿瘤防控社会责任。2015年,广东省癌症中心正式挂靠我中心,肿瘤防治的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承担了全省癌症防治技术指导职能。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