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继“成都·欧洲文化季”等活动之后,金秋时节的蓉城再度迎来一份文化“大礼包”。

今日(28日),《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开幕。展览精选赵无极、朱德群、让·卡尔多、克罗德·阿巴吉、让·安哥拉、菲利普·加莱尔、皮埃尔-伊夫·特雷莫瓦共7位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和吴冠中、吴为山2位中国籍通讯院士共83件代表作品,展示中法艺术大师们对人与自然、时代、精神的观照、洞察与深思。

“我觉得成都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包容的城市。当我在这个城市里行走时,我会看到、遇到很多人,并感到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法国当代著名雕塑家让·安哥拉,在展览即将开幕之际来到了现场,并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采访。他对中国诗人陆游有着特别的喜爱,“陆游作品中的精神既可以是他手中写出来的诗词,也可以成为我手中捏出来的雕塑。”

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坐落于巴黎塞纳河畔、成立于1816年的法兰西艺术院是法国著名的艺术殿堂。同时,法兰西学院院士是终身制职位,且每一位法兰西艺术院院士都会有一柄专属佩剑。

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三位大师是中国美术教育先驱、“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林风眠的高徒,他们都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还都曾在法国学习和生活。三人于20世纪中叶先后赴法深造,被誉为“留法三剑客”,并陆续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

除了展出各自的作品之外,展览还特意辟出一面展墙将三人的作品并排,充分展现出三位大师各自的鲜明风格以及各自对于中西艺术交融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比如,毕生以油画创作为主的赵无极的《无题》,却又是一幅水墨作品,在充满中国传统画艺术表征的同时,表现的内容却又是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

“留法三剑客”之后,中法文化的艺术交流依旧在继续。2018年,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吴为山成为继吴冠中之后第二位就任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的中国艺术家。

此次展览中,不仅展出了其讲述孔子适周问道于老子的重要作品组雕《问道》,以及寓意东西方文明不可分割,平衡共生的《在一条船上——达·芬奇与齐白石的神遇》等作品,还有反映中法交流的重要历史事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作品《百年丰碑》。

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百年丰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我终于遇到了陆游”

著名雕塑家克罗德·阿巴吉,是画家也是雕塑家的菲利普·加莱尔,出身雕塑艺术世家的让·安哥拉,当代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的让·卡尔多,有着和达·芬奇同样追求的“艺术炼金术士” 皮埃尔-伊夫·特雷莫瓦......展览中的艺术家,个个都是蜚声世界的艺术大师。

例如,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戴高乐将军像和丘吉尔像,以及位于法国奥委会总部前的皮埃尔·德·顾拜旦雕像,都是让·卡尔多的代表作品。

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让·安哥拉在开幕的前一天来到了现场并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让·安哥拉常与夫人劳拉共同创作雕塑,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双重意向”,即人体和风景的彼此交织融合,通过简洁有力的线条和形态捕捉人类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交汇。

一个小小的“彩蛋”是,为庆祝他当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夫人劳拉为其亲手制作了佩剑的青铜剑柄。

此外,倾心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安哥拉,还为本次特展专门创作了一组“陆游诗画”意境新作,颇有“西方水墨”的独特韵味。他更将其中部分绘画作品,赠予了成都博物馆。

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陆游诗画》系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让·安哥拉在1998年收到了夫人劳拉赠予的一本法语版陆游诗集,自此被诗中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及氛围所吸引。“陆游是我和我的夫人劳拉相遇的一个见证,我们一起生活,也一起创作。”让·安哥拉说。借此机会,让·安哥拉也参观了位于成都的陆游祠,“我终于遇到了陆游。”

法国艺术家:我在成都终于“遇到”了陆游
让·安哥拉与夫人劳拉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成都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未知的城市,我可能只是看到了她的非常少的一部分,”谈及成都的初印象时,让·安哥拉说,“我觉得成都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包容的城市。当我在这个城市里行走时,我会看到,遇到很多人,并感到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