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何要挑起没有赢家的贸易摩擦 自我伤害的贸易“表演”

近日,欧盟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7.8%到35.3%的反补贴关税,计划于10月底实施。此决策紧随去年9月欧盟开启的反补贴调查之后,期间虽有中欧双方的多次沟通,但仍未能避免制裁落地。此举被视为欧盟向贸易保护主义迈出的实际步伐,同时也预示着中欧贸易紧张态势的加剧,不利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欧盟终将自食其果。

欧盟为何要挑起没有赢家的贸易摩擦 自我伤害的贸易“表演”

作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与欧盟经济规模庞大,结构互补,且在多边主义和气候问题上持有相似立场。双方基于互惠共赢原则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关系,2023年双边贸易额接近1.2万亿美元,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欧盟设置贸易壁垒,无疑也将自伤。

面对欧盟的举措,中国迅速反击,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采取反倾销措施,并对欧盟的猪肉和乳制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些商品对欧盟至关重要,2023年出口总额约100亿美元,市场损失将对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打击。例如,法国白兰地行业已表达强烈不满,担心失去中国市场。

此外,考虑到欧盟对华汽车出口量大,特别是燃油车领域,若中国进一步扩展反制范围至汽车业,欧盟经济将面临更大压力。德国政要等欧洲有识之士已警告,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有害无益。

欧盟内部对加征关税的决定并不统一,投票结果呈现10国支持、5国反对、12国弃权的局面,显示出深刻分歧。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原支持国家转投弃权,反映了反对声浪的上升。欧盟委员会虽通过决议,但也表达了愿与中国继续对话寻找其他解决方案的意愿,显示此“最终投票”或许并非最终决定。

欧盟此举背后,美国影响显著。美国在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积极拉拢欧盟加入其限制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行列。考虑到乌克兰危机中对美国安全依赖,欧盟在对华关税问题上行动谨慎,不愿直接拒绝美国。

中欧间并无根本的地缘政治矛盾,合作而非摩擦应是双方关系的主流。期望欧盟能重新审视关税决策的长远影响,维护中欧合作大局,避免被外界贸易保护主义所误导。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