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963.8亿元
六部门:符合要求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六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规范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指出,符合要求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附表中不同种类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允许混装,报关时同一报关单下不允许申报不同种类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同类别的散装再生铜铝原料不允许混装,当不同类别的再生铜铝原料有独立包装时可以混装,但应分类放置。本公告自2024年11月15日起实施。 国家统计局:1—9月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8963.8亿元。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9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8963.8亿元,同比下降10.7%;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7325.0亿元,下降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992.9亿元,增长12.1%。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煤炭快速检测技术发布。据央视新闻10月25日报道,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煤炭快速检测技术正式发布。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新技术有效降低煤炭检测周期和成本。新技术可以实时输出煤炭发热量、水分、含硫等指标数据,将煤炭检测耗时从原先的8到24小时大幅缩减至2分钟以内。新技术目前可检测全球398种煤种,已检测煤量超4亿吨,检测数据超10万条,各项指标均与传统化学检测方法水平相当。 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今年管输量突破6000万吨。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管网集团10月25日消息,长三角区域原油管网今年以来管输量已突破6000万吨。从2021年“十四五”以来,管输量每年增长超过5%。 我国首个清洁煤电与平价光伏协同发展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4日,我国首个清洁煤电与平价光伏协同发展项目——中国大唐新余二期2号机组正式并网。至此,装机容量2台100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 我国第一高土石坝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首次蓄满。据人民网报道,10月25日,我国第一高土石坝电站,四川省内库容最大、调节能力最强的水库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蓄至正常蓄水位2865米。这标志着雅砻江中游龙头水库电站首次蓄满,将为今冬明春电力保供作出更大贡献,并将全面提升雅砻江梯级电站的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黄河流域在建最大水电站1号机组转子吊装完成。据央视新闻10月27日报道,日前,黄河流域海拔最高、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玛尔挡水电站1号机组转子吊装完成,标志该机组进入总装阶段,为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内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6日,国内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U场址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一项目不需要国家补贴,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在国内首次全场采用了66千伏的集电系统,投运后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140万吨,减少灰渣、一氧化碳等废气排放约425万吨。 今年新疆铁路疆煤外运量超7000万吨。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5日报道,从国铁乌鲁木齐局了解到,截至10月24日,新疆铁路疆煤外运量达7005.38万吨,同比增长51.7%,运量和增幅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大连:自10月27日零时起暂停征收燃油附加费。据大连发布微信公众号10月25日消息,按照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10月24日大连市92号汽油零售价格为7.70元/升,低于大连市主城区巡游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起征点,根据相关规定,决定自10月27日零时起暂停征收燃油附加费。其他各区市县、先导区根据当地实际参照执行。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方签署全球首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能力建设执行协议。据央视新闻10月25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10月24日与中国海南核电公司签署全球首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能力建设执行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帮助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设计、建设以及运行准备等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1 。据央视新闻10月25日报道,当地时间10月2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指出,目前的气候政策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在本世纪末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超过3 ,这一数字是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气温上升幅度目标的两倍多。报告发现,如果各国政府不采取更多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比前工业化时期水平高出3.1 。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塔式光热项目即将全面转入安装阶段。据《中国能源报》记者报道,10月25日从中广核获悉,国内单体规模最大塔式光热项目——中广核德令哈20万千瓦塔式光热项目吸热塔、主厂房顺利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土建工作接近尾声,即将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国际首款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成功实现量产。据中核集团微信公众号10月24日消息,近日,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国际首款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成功实现量产,实现了从“1”到“100”的产业化突破,打通了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