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耗材有了“身份证”,追溯码监管生产销售流通全流程

你是否担心买到“回流药”、假药?那么,你是否留意到,药盒上多了个可用手机扫的追溯码?  药品耗材追溯码相当于“身份证”——这是印制在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唯一代码,即使是相同的药品,每一盒的编码也不相同。  药品耗材的“身份证”怎样查、如何用?10月2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办“全国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与应用情况发布解读活动”,对此进行了详尽披露。  全国已归集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31.27亿条  “通过每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可以知道这盒药从哪里生产,销售到哪里去,是否经过药贩子插手。”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曹文博说,这个追溯码真正实现药品耗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能够有效防范假药、回流药,显著提升医院、药店发药的准确性,促进用药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4月起,国家医保局开展了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如今,全国32个省级医保信息平台都已开展追溯码的采集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已归集药品耗材追溯码数据31.27亿条,涉及29.68万家定点医疗机构,49.7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  曹文博表示,这意味着我国超60%的定点医疗机构和超99%的定点零售药店完成了追溯码的采集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追溯码的扫码入库工作。  事实上,在国家医保局今年发布的多份文件中均强调药品追溯码的应用。首先,在基金监管方面,特别强调数据赋能,加强药品追溯码的应用,构建多维度大数据模型,推动大数据监管突破性进展。  其次,药品追溯码作为集采申报条件,并逐步推动其在配送、结算等环节中的应用。此外,还要求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实行“带码挂网”;各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实行“带码投标”;药品经营企业落实“带码流通”;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落实“扫码采购”,以及协同强化追溯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买到“回流药”,怎么办?  在地方实践中,福建省厦门市目前已实现全市1500余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品追溯采集100%全覆盖。为了实现药品回流预警、厘清定点医药机构药耗“进销存管理混乱”问题,从2024年3月起,厦门市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建设药耗智能风控模型,已实现了费用类型、药耗类型、机构类型和采集链条“四个全覆盖”。药品耗材追溯码只需“扫一次”即可实现识别、出库、支付、医保结算等全过程应用。  “以前患者去药房拿药,药师需要一一核对药名,现在有了溯源码,一药一码,扫码确认在增加准确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福建省厦门市医疗保障中心信息科科长林锋介绍,现在医院内的HIS(医院信息系统)、库房管理系统与溯源码系统打通,一盒药无论是卖出还是退货都有留痕,不仅与处方一一对应,还关联库房统计。此外,药品如果发生退货拿回,药房也能通过扫码辨别真伪。  林锋坦承,一开始推进,一些机构也担心增加工作量。但实际上,随着系统设备的不断优化和使用熟练度的提高,该系统反而会提升工作效率。一方面,通过扫描药品上的追溯码,工作人员可以更准确地核对药品信息,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提高药物配发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这套系统优化了药品从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流程,使得管理更加标准化、高效化。监管部门也不需要频繁前往医疗机构现场盘库检查,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国家医保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建立“三码合一”映射库,将可查询药品来源、生产批次、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追溯码与医保编码,以及在供应链中用于识别和追踪的商品码整合打通,确保不同系统间信息一致、互通,提高药品信息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加强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全流程监控,也帮助定点医药机构和生产、流通企业更加高效、便捷地扫码入库出库。  追溯码普及后,参保人只要拿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查询药品的“前世今生”。如果买到回流药怎么办?  国家医保局建议公众,回流药的储存和流通环节没有保障,质量上可能会出现问题,有可能是假药,也有可能是过期药品,长期服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首先应立即停止用药。其次,保留完全买药的相关证据,如发票、医保报销的凭证收据以及药品的包装等,还可以对药品包装进行录像或拍照,便于维权。  此外,可及时主动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如果是医保报销的药品,也可向医保部门举报。同时配合调查,尽可能详细地向执法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包括买药的地点、时间等。如果卖药方被定性为欺诈骗保,医保部门还会给予参保人员一定奖励。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