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万源:从“民声直达”到“直达民生”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

万源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因“县东北有万顷池、邻邑之水多源于此”而得名。2023年11月万源创新性地建立了“民声直达”平台,通过发放干群“联系卡”、建立民生诉求征集微信号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便民服务微循环的畅通。如今万源“民声直达”平台已经实施了整整一年时间,成效如何、群众是否满意?近日,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红城万源,实地了解当地如何将“民声直达”直达民生。

民事直说:群众心声有了“直达车”

在万源市石塘镇,一张小小的干群“联系卡”成为了连接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纽带。卡片上印有万源市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纪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镇长、驻村干部,以及村(社区)支部书记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确保村民能方便快捷地找到对应的联系人。

村民陈义伟家住石塘镇杉林湾村,今年夏天,她家门前的河堤因暴雨垮塌,存在安全隐患。陈义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联系卡”上的电话号码。没想到,电话那头不仅耐心地听完了她的问题,还承诺会尽快派人前来查看。

第二天一大早,万源市“民声直达”专班工作人员和乡镇干部就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经核实陈义伟反映的情况属实,当即提出解决方案:由石塘镇立即组织施工队伍,按要求和程序在两天内完成河堤垮塌处维修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两天后,垮塌处维修维护工程顺利完成,安全隐患消除。

“以前遇到这种事,我们不知道该找谁,只能自己想办法。现在有了这张联系卡,我们老百姓的心里话有人听了,困难也有人帮了。”陈义伟感慨地说。

除了干群“联系卡”,万源市还建立了多个民生诉求征集平台。村民们只需要拨打电话或动动手指,就能通过热线电话或微信反映问题。

四川万源:从“民声直达”到“直达民生” “民生直达”直达专班成员在卢华俭(中)家中了解情况

在官渡镇,一位名叫卢华俭的村民通过微信反映了9条诉求或建议,涉及乡村旅游开发、新建房屋、户籍转移、手机信号网络等相关问题。针对卢华俭提出的9条诉求或建议,“民声直达”专班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后,对不符合政策的诉求和建议,给予了政策宣讲,对合理诉求提出了解决办法。卢华俭均表示满意。

“‘民声直达’平台让群众的心声有了‘直达车’,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卢华俭笑着说。

部门直办:民生诉求有了“快车道”

在“民声直达”平台的推动下,万源市相关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群众点单、专班配菜”的服务模式。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通过“民声直达”专班直接转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

四川万源:从“民声直达”到“直达民生” 101口袋公园

“我们101小区,原为五一三电厂家属住宿区。房屋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周边环境陈旧,居民没有休闲娱乐的去处,希望能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民声直达”平台多次接到古东关街道101小区居民反映类似情况。

接到诉求后,专班人员多次实地调研并会同古关东街道办、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短短几个月,一个占地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辐射周边上万人的“101口袋公园”就呈现在了群众面前。这里更是成为了社区居民们日常交流、休憩的重要场所,早晚时分,居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散步、聊天、健身,享受着家门口的便利与美好。

“我们充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块和小型绿地等区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功能多样化的设计与建设。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配备了完善的休闲设施。公园内设有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以及健身绿道等运动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市民的健身需求。”古东关街道东城社区副主任常小容告诉记者,如今不止101小区的群众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周边很多群众都慕名前来“打卡”拍照。

“以前遇到类似问题,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民声直达’平台通过整合各部门协同作战,共同为群众排忧解难,让民生诉求解决有了‘快车道’。”“民声直达”专班负责人祁玉宝说。

效率直升:基层治理有了“加速器”

万源市“民声直达”平台的建立,不仅提升了群众诉求的处理效率,更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平台收集的数据和反馈,万源市各级党组织能够更准确地掌握群众需求和社会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民声直达”平台还设置了“红黑榜”“民情回音”,定期对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情况、办理效果等一一整理成册,采取电话、微信以及现场走访等方式对已办结诉求进行回访,根据回访情况,将诉求办理质量高、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承办单位纳入“红榜”,将诉求办理质效差、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群众满意度低的承办单位纳入“黑榜”,并通过“万源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于每周星期一公开发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以前我们总觉得政府离我们很远,现在有了这个平台,政府就在我们身边。”万源石塘镇瓦子坪村冉明强感慨地说。今年8月底,雨季来临,冉明强40多亩翠红李已经成熟。“当时,我一看天气预报9月份全是雨,心想‘遭了’。”冉明强告诉记者,去年几场暴雨导致他成熟的翠红李损失了7、8万元,今年如果不抓紧卖出去,去年的一幕或将重演。冉明强向“民声直达”平台反映了情况,“民声直达”专班成员第二天就赶到了现场,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联系了当地一家大型超市,当得知超市也有这方面需求时,双方一拍即合,冉明强将1万多斤翠红李卖给了超市。同时,乡镇又通过万源“村村直播”将剩下的2万多斤翠红李一销而光。

“现在有事大家都找‘民声直达’,办得又快又好!”冉明强说。

“通过平台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和反馈,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万源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万源市还将继续深化“民声直达”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万源:从“民声直达”到“直达民生” “民生直达”专班办公室的锦旗

据了解,截至2024年11月12日,“民声直达”共收到群众诉求8397件,办结8271件,办结率98.5%,群众满意度94.4%。

“民声”即“民生”。总结起来,万源市通过建立“民声直达”平台让基层治理有了“加速器”,达到了民事直说、部门直办、效率直升三个明显的成效,真正实践了“听民意、集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的工作体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今的“民声直达”俨然成为了万源老百姓心中的“金字招牌”,有事找“民声直达”已经成为了万源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句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